English

民心思归

1999-12-1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业清 马兴宇 我有话说

记者两人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9月来过一次澳门。回京后,各路朋友常问我们一个问题:“内地热闹喧天地迎回归,人家澳门人自己到底愿不愿意回来?”这个问题,用三言两语概括未免显得简单。举一些我们这几天随意撞上的事例,也许更能见出普通澳门人对回归所抱的心态。

13日上午,记者随新闻中心组织的参观车到莲花大桥等地采访,澳门大学毕业的新闻司见习公务员陈颂欣小姐作为向导全程陪同。参观之余问起她对回归的看法,这位打小生长在澳门的年轻姑娘的回答,让车上的老记们既发笑又感动。她说自己举双手赞成回归祖国,因为过去虽然一直深知自己是中国人,从小就向往北京,渴望回自己的老家访祖,但机会较少。回归后,随时有机会到北京、内地学习、探亲,多方便。

70多岁的曾彬老人,是我们在妈祖阁附近碰上的。这位摆摊儿的老人在其摊后的墙上用大纸贴出一篇题为“长篇大论话回归”的七言长诗,供路人鉴赏。诗是只读过两年书的曾老先生自撰的,不算押韵,但长达18行、252字。诗中既有澳门社会欢庆回归“祥龙醒狮歌舞劲,入夜烟花响喧天”情景的描写,也有对澳门回归后“士农工商齐发展,市民福利得改善”前景的憧憬,还有“濠江美好终实现,热爱澳门代代传”对回归大业的赞美。偌大年纪操劳生计之余为何还要摆弄如此文雅的物什?老先生感慨地表白自己是“为情所动,有感而发”。

关闸,是多年来澳门连接珠海拱北海关、通往内地的唯一陆上通道,这里人流、车流不断,仅每天珠海往澳门输送肉菜蛋鱼的车辆就过百辆。记者在这里问几位海关人员对回归怎么看,一位验关员指着每分钟进出不下于50人的关口对记者说:“看看这里,谁都明白,澳门与珠海、祖国哪能分开,回归是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”

这几天出租车坐得较多,一听是内地记者,司机们多半愿意主动和我们搭话。聊到回归,几乎所有的司机都表示“欢迎回归啦!”他们不约而同的一个理由是:回归后,背靠强大的祖国,有解放军进驻,加上澳门人自己管理社会,澳门的社会治安状况将会有根本改观。

尽管站位不同、所重有别,但说澳门“民心思归,民心盼归”,确实毫不为过。概括澳门普通人的心态,民间所以经年不息要求回到祖国怀抱,大致有如下缘由:第一、澳门40多万居民中95%以上为华人,他们讲粤语、遵中国民俗,承继祖国文化的传统从未间断;第二、回归后澳人治澳,澳门人真正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;第三、改革开放后祖国日益强大,依靠祖国,澳门社会和澳门居民的发展空间都将更为广阔。

(本报澳门12月14日电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